【央视网】15所高校入选教育部重磅计划!何为人工智能“101计划”

发布者:彭奇奇发布时间:2024-08-07浏览次数:64

随着人工智能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AI人才的前端培养也愈加重要。

日前,教育部高教司组织的人工智能领域“101计划”工作推进会暨指导委员会第二次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成立了人工智能领域“101计划”建设委员会,建设委员会来自15所高校、2家科研机构、3家企业和2家出版社。

“101计划”在哪些领域开展?15所高校又有哪些具体培养计划?

“101计划”是什么

加强基础研究是建设科技强国和教育强国的关键要素。“101计划”的名称,源于计算机语言的基础是0、1组成的二进制数。

2021年12月,“101计划”率先在计算机领域启动。该计划从基础着手,着眼教育教学基本规律,聚焦基础要素,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从试点的计算机领域,向基础学科和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等关键领域铺开。

以计算机领域为例,计划围绕课程、教材、师资团队和实践项目等四方面展开,建设12门核心课程,形成涵盖110多个模块、650多个关键知识点的核心课程知识图谱。

“我们会将优秀建设经验和模式推广到更多基础学科和急需紧缺领域,逐步提高各专业类覆盖率,为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提供有力支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此前表示。

2023年4月,教育部在计算机“101计划”探索基础上,启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中药学、经济学、哲学等领域的基础学科系列“101计划”。

核心课程建设是深化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改革的重中之重。上述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介绍,基础学科系列“101计划”将在每个领域重点建设10门左右核心课程,着力建设一批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一流核心课程,以提升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而本次人工智能领域“101计划”首批确定了15门主干核心课程(AI基础的主体核心课程)、10门核心课程拓展(面向场景和系统应用的前沿课程)、2门综合实验课程(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饶燕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101计划”是拔尖人才培养的内涵建设的一个深化,是对高校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双重推动。其中,课程建设其实是一个人才培养的核心,把课程建好了,教育教学的水平明显地提高。“‘101计划’实施的时候,最有意思的一点就是它汇聚了目前国内在这个学科领域顶尖的专家学者名师,共同研发课程,因此能够确保课程的这种领先性、先进性。”

入选高校有何特点

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创新,推动了以数字经济为发展趋势的变革浪潮。在教育部推进新工科建设以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专业增设火热推进。在2018年新设人工智能专业以来,我国共有535所(含2所重复备案高校)普通高校成功备案人工智能本科专业。